厦门之行

2017年12月7日~13日,打着参加“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的旗号,实验室一行11人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厦门之旅。有关学术交流的总结报告,已经在实验室内部分享了,这篇博客还是来聊聊吃喝玩乐的事吧:) 第一次乘坐飞机 本次出行分为飞机组和火车组,大部队说飞机不安全要坐火车,我因为想体验一下乘坐飞机的感受,于是选择了飞机组。第一次坐飞机,体验有三点:1)快。从北京到厦门,横跨整个中国,只花了3个小时,真的好快,除去吃午餐等时间,连一部电影都没看完!2)噪。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噪声特别大,平飞的时候噪声也不小,而且快要到目的地时,会有短暂的耳胀,孙老师说第一次坐飞机的人好像都会出现耳胀的情况。还有就是有时候飞机比较颠簸,放在桌子上的水都快晃出来了。3)美。我因为第一次坐飞机,特地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想体验一把俯瞰神州大地的感觉。从窗户往下看时,地形地貌和谷歌卫星地图一摸一样,窗外的云就像一朵朵棉花糖,很漂亮,很像各种神话剧中的天庭。 飞机上不让开手机,这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前抓拍的照片,以后坐飞机记得带相机 南国风光 下飞机之后,立即体验到了厦门这座城市的“热情”,20℃左右的温度,卸下厚重的羽绒服,看着路边的红花绿叶正艳,来到沙滩上,吹吹海风,一身清爽。南方的城市由于经常下雨,街道看起来很干净,柏油马路显露着其原本的黝黑色,路边的叶子绿的发亮,不像在北京被蒙上厚厚的一层灰。路上车辆和红绿灯不多,也很少听到鸣笛,听说厦门全岛禁止鸣笛,斑马线处虽然没有红绿灯,但是有摄像头,强制车辆遇到行人时必须礼让。这种规定在北京是不可能实行的吧。总体而言,厦门彰显了南方城市应有的魅力,和杭州类似,但又更加清新靓丽,是一个休闲生活的好地方。 厦门大学——也许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本次参会,我们特地提前一天到达,留出时间来参观游览,地点之一就是厦门大学。厦大很美,这是来自一个在武大待了4年的人的由衷赞美。得益于其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校园内有锦绣的芙蓉湖、美丽的情人谷水库等景点,气氛十分静谧,这点相比于武大小小的鉴湖就好很多。由于地处热带,校园内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棕榈树,配上古朴的清水墙、多彩的琉璃顶,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如果你要问厦大和武大哪个更美,我只能说她们都美!武大是幽静娴雅的大家闺秀,厦大则像开放热情的新时代女子。武大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园林审美,厦大更具风情和现代气息。两校都有山有水,都无愧于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的称号! 看见有人在厦大的情人谷水库泛舟,真是“亦可赛艇”呀:) 厦大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芙蓉隧道,长达一公里,隧道内壁两侧,画满了风格各异,色彩缤纷的涂鸦,号称是中国最文艺的隧道,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致青春,怀念那种开放、包容的大学氛围。 环游鼓浪屿 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我们前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游玩。鼓浪屿,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会”、“钢琴之岛”之美称。除环岛电动车外不允许机动车辆上岛,因此气氛幽静。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鼓浪屿评为“中国最美的城区”第一名。2017年7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厦门岛和大陆的关系,就像月球、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我们首先从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乘坐邮轮前往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邮轮北边能看到远处横跨鹭江海沧大桥,非常的简洁漂亮,据说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丹麦)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最高成就。由于是国际邮轮中心,所以也能看到不少外国邮轮,我当时就看到了欧洲和韩国的邮轮经过。 20分钟之后,就到达了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我们沿着鼓浪屿的海岸线,优哉游哉的走着,嬉笑打闹,听着浪涛声,赏着落日余晖,好不惬意。 我们原本是打算步行环岛游览一周的,但是走到卢戆章雕塑的地方,好多人都走不动了,打算穿过岛屿,提前返回。我个人其实挺想继续前进到鼓声洞的,鼓浪屿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在鼓声洞能听到阵阵浪涛拍击岩洞而发出轰隆巨响。 横穿鼓浪屿的路不是很好走,蜿蜒曲折、上下颠簸,走到龙头路小吃街的时候,大家都饿得不行。小吃街排队的食客特别多,为了早点吃饱,大家分头行动,每两三个人排一家店,所以最终还吃了不少美食,比如沈家闽南肠粉、小马哥起司马铃薯、汤满贯等。有意思的是,在沈家闽南肠粉和小马哥起司马铃薯的中间,有一家土耳其冰淇淋店,两边的食客都排起了长龙,唯独这家店门前冷落鞍马稀。大家吃着美食就开始聊起来了,虽说厦门冬天不冷,但也没有热到对冰淇淋有那么大的渴望。更重要的是,走到此处的游客肯定饿了,首先想到的是填饱肚子,冰淇淋属于饭后甜点,应该算“奢侈品”了,如果这个店换成“土耳其烤肉”,估计能火,哈哈。 岛上其实还有很多景点,比如风琴博物馆、菽庄花园、日光岩、海底世界等,但是我们都没进去,可能是因为沿途的风景太美了,这些收费的室内景点还不足以吸引我们吧。鼓浪屿的风景太美,可玩、可看的景点太多,半天的时间绝对不够用。下次再去,一定要细细品味。 http://j.map.baidu.com/M2cPN 厦门植物园 回北京之前,我们去了火车站附近的厦门植物园游玩。厦门植物园也称为万石植物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集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色相当不错。我们沿路经过了百花厅、奇趣植物区、新碑林、摩崖石刻、长寿峡、半山观景台、多肉植物区、雨林世界、药用植物区,看到了很多奇花异草,整个行程在多肉植物区看到高大的仙人掌时达到高潮,非常值得游览的一个景点。 厦门植物园石碑 类似食人花的猪笼草,开启之后像一个笼子 奇丑无比的白花异木棉 万石丛中 半山观景台,背景是厦门世茂双子塔 疯狂生长的仙人掌和仙人球 类似毛毛虫的仙人掌。。。 放了一个大招,生出许多仙人掌:) 胡吃海喝 在厦门的这一周,大家都说不是在吃就是在吃的路上,不论是酒店的自助餐还是在外面吃饭,都吃得很不错,我基本上每餐都是十分饱。在酒店的伙食,相对来说,早餐是最好的,午餐和晚餐比较一般,可能是因为早餐酒店提供,午餐和晚餐是会议主办方提供吧,毕竟会议注册费很便宜,伙食也不会太好。不过每餐都有海鲜、厦门特色沙茶面、各种肉、水果、甜点、饮料,相比于北京的食堂是好太多了。 丰盛的早餐 到厦门的第一天晚上,我和师弟去中山路小吃街逛了逛,结果并没有任何惊喜,感觉全国的小吃街都差不多:烧烤、臭豆腐、各种煎饼包子、粥、饼。中山路的新华书店倒是值得一逛,他们家第三层的书不少,国内外文学、小说、工具书一应俱全,一改我对新华书店只有教科书的旧思想。 在外面吃的话,每餐必点被称为花蛤的“虫子”,还有另一种称为蛏(cheng)子的“虫子”,和花蛤很像,但是是长方形,且有两条美腿。知乎上有一个回答仔细的辨析了花蛤、蛏子、蚬子、蚶子、蛤蜊、海瓜子、贝壳的区别,很有意思。不过话说这些海底动物长得都很奇怪,有些还有很多软体触角,看着让人恶心。席间,有个师兄讲了个笑话,问为啥海底动物长得都这么丑,答案是因为海底没光,反正都看不见,大家就随便长长了:)。 说到海产品,必不可少的是鱼了,厦门的清蒸金昌鱼非常好吃,味道鲜美,没有小刺,和上次在杭州吃到的西湖醋鱼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强烈推荐。 ...

December 16, 2017 · 1 min

2017年国庆旅行——郑州、杭州

今年国庆假期连着中秋,加起来有8天时间,考虑到上半年忙着找工作,太累了,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好好放松一下。 一、行程规划 9月份的某个周末,规划好行程,制定了人生第一份独自出游的计划。整个过程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包括景点规划、住宿、车票购买。其实9月初就在脑海中规划这个事情,当时想的还是2个人同行,但是中间遇到了一些事情,最终只能一个人出游。一个人的话,不用考虑太多,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全程购买高铁票,唯独从杭州回北京的高铁票没有了,幸运的是利用分流抢票软件抢到了一张硬座。住宿方面,一个人住青旅是再好不过了,既便宜、又可以遇到有意思的驴友。国内正规青旅可以在YHAChina上预定,我就是在这个网站上预定了杭州荷方青年旅社。没有在YHA上注册的青旅,可以通过booking.com预定,booking的优势是预定不收费,入住当天前取消也不收费,很不错,我就是在这个网站上预定了郑州的畅旅太空舱宾馆,不过到店之后老板建议我取消网站上的预定,进行线下支付,可以便宜几块钱。。。 二、郑州半日游 3号到达郑州之后开始下雨,booking上的青旅地址有误,浪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宾馆并办理了入住。这个太空舱宾馆是在某个高层小区的6层,由居住房改造而成的,开始我还担心是黑店,要求查证件,毕竟第一次住青旅,还是有点担心。后来陆续来了一些驴友,有俄罗斯帅哥、韩国萌妹,又考察了一下房间和网上的照片是一样的,也就不太担心了。太空舱宾馆在医学院地铁站旁边,楼下有一个永辉超市,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 办完入住之后已经4点多了,行程单上的郑州大学、河南博物馆肯定是没时间去了。于是去了农科路的一家巴奴火锅店吃火锅,一个人吃火锅心里真不是滋味。 回青旅的路上,需要经过二七广场站,虽然有点晚了,但想着别错过郑州为数不多的景点,就跑出来看了看。二七广场周边都是一些商场,没啥意思,二七纪念塔也已经闭馆了。看着联体双塔造型的二七纪念塔,觉得好奇怪,为什么要建成联体的呢,网上查阅资料才得知,此塔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也称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汪胜友、司文德两位烈士,我猜大多数郑州人也不知道吧。 三、少林寺一日游 4号早上6:30起床,7点出门去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准备坐大巴前往登封市。无奈天公不作美,还在下雨,汽车中心站在郑州火车站旁边,地铁只能到郑州火车站,前前后后还要步行。所以虽然青旅离中心站不远,但到中心站的时候已经8:15了。 中心站大厅有很多自动售票机,而且可以在线支付,所以快速购买了8:40前往登封的汽车票,票价28元。进站的时候,安检居然不让带水进去,太可恶了,只能把水扔掉。上车之后,磨蹭到9点才发车,到达登封汽车站的时间已经是中午11点了。这个时候,有很多黑车拉客去少林寺景区,需要四五十块钱,在我犹豫的时候,直达少林寺景区的8路公交来了,只要5块钱,所以这里提醒大家,从登封汽车站去少林寺景区,等8路公交是最实惠的。 前往少林寺景区的路上拥堵不堪。将近12点才到达景区门口。买了少林寺景区通票100元(学生票半价,后悔本科的时候没多出去玩玩)。 进入景区之后,跟着人群,先后经过了演武厅、少林寺常住院、塔林。演武厅要2点才上演武术表演,所以略过。少林寺常住院里面就是各种殿,比如大雄宝殿、藏经阁。基本上每个殿里面都会有一个佛像,供游客参拜。说实话,这些殿堂,没有解说,看完也就看完了,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3点钟的时候,做了个明智的选择,乘少林索道去看自然风光了(注意嵩杨索道是去看二祖庵的,还是人文景观)。下了索道,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惊艳住,由于下雨,山上烟雾缭绕,如临仙境;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哗哗作响;三皇栈道奇峰怪石,好不惊险。本来还想去感受下垂悬雾中的吊桥,由于时间关系只得作罢。 回来的路上,雨过天晴,一扫连日来的阴霾,真是豁然开朗,心情极其舒畅! 返程时没必要先坐8路公交到登封汽车站了,在景区出口右侧有从少林寺直达郑州火车站的大巴,票价30,很方便。 四、杭州半日游 5号早上6点起床,赶8点去杭州的高铁。下午1点多到达杭州,根据导航前往荷方青年旅社。走出定安路地铁口,扑鼻而来的桂花香,甜到心里了,看着周围的白墙黛瓦、花格窗棂,我知道我来到江南了! 入住的杭州荷方青年旅社在清河坊步行街的尽头,所以导航的时候,顺带逛了逛清河坊小吃街。沿街的酒幡和各种幌子瞬间有种回到南宋的感觉。旅舍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江南风格的四合院民居改建而成,傍山而居。白墙黛瓦,花格窗棂,青石板,柚子树,清爽舒适。 办理好入住之后,根据计划前往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今年120周年校庆,校门口站了两个志愿者,看起来一脸青涩,我问他们浙大的外语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在哪里,他们说他们是大一新生,不知道这两个学院在哪…真不知道志愿者是干啥的。 浙大紫金港校区里面有个人工湖,叫启真湖,还挺大的,有点类似于北大未名湖,湖里还养殖了黑天鹅,比武大的鉴湖有意思。除此之外,其他的建筑并没有太多的特点,也就是一个正常的学校了。走在校园里,也是满园的桂花飘香,此时好想回到武大。 吃过晚饭之后,听说南山路的夜景不错,于是在南山路上溜达了一圈,权当饭后消食。 五、西湖一日游 西湖很大,为了不错过每一个景点,我在网上查了很多攻略,其中知乎上一个用户的骑行线路深得我心,我是完完全全的根据他给的线路图一个景点一个景点遍历的。虽然清河坊离柳浪闻莺最近,但我还是硬生生先骑车到断桥残雪作为起点,固执可见一斑:-) 另外,吸取了游少林寺看不懂人文景观的教训,这次我提前下载了一个口袋导游APP,该APP可以根据定位自动播放所在景点的介绍,很不错。 漫步在西湖边,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舒适、悠闲。依然是熟悉的桂花香,随处可见的荷叶,清风徐来,杨柳依依。若是走累了,坐在湖边的石头上,观鱼逗鱼也别有一番乐趣。 这次环游西湖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自己和自己玩定向越野。当我来到第一个景点断桥残雪时,我发现有一个御碑亭和对应的标志碑,上面都写着“断桥残雪”,只不过御碑亭上是康熙、乾隆等皇帝题写的,标志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立的。所以西湖十景的每个景点肯定都有对应的御碑亭和标志碑,我当时就决定,每到一个景点,请路人帮我拍一张和标志碑的合影,一来观景有了目标,二来强迫自己开口说话,和路人搭讪。 由于我是严格按照上面的路线图游完的,没有经过双峰插云和三潭印月,所以只有8张合影。 看着这些照片,我只想说路人和路人的拍照水平差别好大:-) 其实重点不是照片,而是寻找标志碑和找路人拍照的过程。比如雷锋夕照的标志碑并不在雷峰塔脚下,而是要走出雷峰塔,去到旁边的小山丘上才能找到。而柳浪闻莺的标志碑就更难找了,这个公园很大,标志碑的位置很隐蔽,我用百度地图导航来回走了3遍都没找到,最后问了景点的一个售货员才知道,这个标志碑在钱王祠前面,路的内测,需要绕一个很长的弯才能找到。最后当我找到柳浪闻莺的标志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几乎没有游客,我等了十分钟,终于等来一个游客,帮我拍了一张合影,我猜80%的游客都未曾找到过这个标志碑。 关于拍照。以前自己不敢也不想麻烦路人帮忙拍照,现在算是勇敢的做出尝试,其实路人是很愿意帮助别人的,当然我找的都是年轻人。有意思的是,在雷峰塔脚下,我看到一个和我一样独自游览雷峰塔的年轻人,想自拍又苦于无人帮助,于是我主动提出帮忙,正好也借机让他帮我拍照。互拍完之后我们就散了,没想到登上雷峰塔塔顶之后,我们又相遇了,一阵欣喜之后,又决定互拍。真是猿粪呀。 环游西湖结束之后,准备找一个特色餐厅吃饭。阿溜说她之前在西湖边的外婆家吃过,挺不错的。外婆家的slogan是“我家就在西湖边”,那就去尝尝地道的外婆菜咯。取完号之后发现前面还有40+桌在等,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幸好带了kindle,就坐在湖边的长凳上看起了《月亮与六便士》。等到大概8点的时候,终于叫上号了。点了西湖有名的西湖醋鱼和东坡肉,还点了一杯稻花米乳。这大概是我点菜最失败的一次了,西湖醋鱼是草鱼,刺太多,而且有点腥;东坡肉一整块也没完全切开,拿下去重新切了之后,一块块七零八落,观感极差。至于稻花米乳,就是真真正正的稻米磨成的汁,无味。虽然菜不好吃,但没尝试过怎么知道呢,所以秉承“勇于尝试”的精神,我并没有感到太沮丧。 回到清河坊特色街已经晚上10点了,为了挑选纪念品,挨个店进去考察。到最后发现能体现杭州西湖特色的也就是印有西湖十景的冰箱贴了,以后决定每去一个地方都买当地的冰箱贴,争取博士毕业前把工位上的墙贴满。 六、西溪一日游 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6号骑行环游西湖肯定会很累,所以决定7号去西溪,乘坐游船转一圈,正好歇歇脚。 西溪湿地很大,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中部是生活街区,免费开放的,东西部要收费。门票全价80,船票全价60,电瓶车5元。 我在西溪天堂买好所有的票之后,乘坐电瓶车到天目山路周家村出入口,沿着游船线路,先后游玩了周家村→渔村烟雨→深潭口。 周家村在办火柿节,没什么好玩的。渔村烟雨的花样比较多,主要有三个展厅,第一个展厅演示了西溪当地人养蚕织布的情景;第二个展厅西溪人家展示了西溪当地人家的家具、饮食等风格,诸如灶台、风车、打谷机等都和我老家的很像;第三个展厅表演西溪当地人婚嫁的情景,因为此处陆路不通,迎娶新娘只能乘船,挺有意思的。深潭口有一片养殖珍珠的水域,电影《非诚勿扰》曾在这里取景,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西溪游船如下左图所示,十几分钟就能从一个景点到达下一个景点,每经过一个景点,就会在船票上戳一个孔表示你不能再在这个点上船了。下次有机会要试一下右图的摇橹船,哈哈。 西溪湿地公园给我的感觉和西湖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湖是美景+人文情怀,是阳春白雪似的美,声名远扬,游人如织;而西溪湿地更多的是江南水乡的体现,是下里巴人的美,更加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游人可能只有西湖的20%? ...

October 8, 2017 · 1 min

我学繁体字

其实很早之前就打算学习繁体字了,但是直接驱动我开始行动的还是上周末的一件事。 上周末组内一起去天津蓟县盘山景区游玩,进入景区看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下面的乾隆御笔 乾隆《游盘山记》 当时JL师姐念了一遍,有几个繁体字不认识,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模棱两可。我当时就后悔为什么不早点把繁体字学了呢。所以回所之后马上买了下面的这本《繁简字对照字典》,决定每天看一两页。 《繁简字对照字典》[1] 网上也有《游盘山记》的简体版,如下 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盖蓟州之天作,俯临重壑,如众星拱北而莫敢与争者也。—-乾隆御笔 对照图片中的繁体字,学习一下。 有些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同样是“汇”字,“汇聚”对应的繁体字为“匯聚”,而“词汇”对应的繁体字为“詞彙”,这一点需要注意,网上有开源的繁简字转换工具,可以看这里。 关于繁简字的争论,网上已经很多了,我也不想评论,我只想说,学习繁体字完全是个人兴趣,我觉得繁体字很美,很有意思,一个字可以研究半天,外出游玩的时候也能顺带“和古人交流交流”,所以就学了-:) 参考: [1]. 豆瓣读书《繁简字对照字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34412/

April 21, 2015 · 1 min

One month in Beijing

2015年2月28日到达北京,到现在一月有余,是时候月度总结了。 这是我第三次来北京 2014年的6月份第一次来北京,去北大计算所实习十天。感受了一下北大计算所p老师及其博士生z的冷漠。我还记得刚到的那天晚上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寻找北大方正员工宿舍的场景。每天重复着朝九晚十的固定模式,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的工作,实验室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偶尔看到p的时候他也是阴沉着脸,临走的时候还被z批评了。虽然p承诺说只要我通过夏令营面试就会要我,但是这明显就是废话呀;而且这段不算愉快的实习经历让我对p的实验室产生了厌恶。 回学校之后开始准备期末考试和7月份的夏令营,并于2014年7月9日到达北京,这次的行程包括北大计算所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夏令营。北大计算所因为机试和综合排名不占优势,败下阵来,不过现在想想当初幸好没有进p的实验室,要不然天天对着p的臭脸,估计要疯。 中科院计算所的风格完全不像北大,中科院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一视同仁,不像北大看不起校外学生。来北京之前和ict的h老师沟通过很多次,发现我和h老师的性格很相似,我非常崇拜h老师严谨的处事风格,经过认真的准备,我也顺利通过了ict的夏令营,然后跑去深圳siat玩耍了。 北京的物价真是贵 这次是来ict完成我的本科毕业设计的,大概要待到5月初。一来从家里不方便带太多东西,二来想想要在北京待三年,所以准备在北京重新置办生活用品。 2月28刚到北京,去了师兄推荐的家乐福大超市。超市很大,有两层,不过里面的东西真是贵。也就买了被子、三件套、桶、盆,花了四五百,很可恨的是,很薄的春秋单人被子,居然要169,这还是最便宜的,床垫比被子还贵,要199。 没必要的用品可以不买,但是饭不能不吃。以前在学校一天也就十几块,到北京后发现,一顿饭就十多块了。早餐一个鸡蛋要2块,一个小包子要1.5块,哎,想想以前自己家做早餐的时候1块钱4个大肉包子啊,当初怎么不多吃几个呢。 餐厅里的饭菜确实贵,不过国科大食堂的饭菜既便宜又好吃,赞一个。 北京的雾霾 来北京之前对北京的雾霾也略有耳闻,觉得那是北京人的小题大做,武汉也是扬尘满天飞,我也活得好好的啊;不过真来北京之后,确实受不了,放眼望去,街道上灰蒙蒙的一片,路上的特大广告牌都看不清。也许是雾霾加干燥的原因,刚来北京那一个星期,嗓子特别不舒服,每天早晨刷牙的时候都恶心干呕,不过后来慢慢好了。 3月28那天,北京还遭遇了沙尘暴,那场景真像外星人袭击地球。所以来北京,口罩是必需品。 3月28日北京的沙尘暴[1] 北京的风景 来北京的前3个星期,忙于组内布置的任务,也是过着朝九晚十的生活,后来想想也不能天天这样,我应该出去透透气,于是选择了颐和园,3月份属于颐和园景区的淡季,加上学生证,门票不贵。颐和园不愧是皇家园林,里面的景色确实很漂亮,有万寿山、昆明湖,湖水还算干净。 我去的那天天气很好,空气质量也不错;人虽多,但不算拥挤,部分原因是颐和园真是太大了。我在游玩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外国旅游团,听到过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粤语、中文,让我默默联想起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场景。 在游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很温馨的“外国小家庭”,妈妈是外国人,爸爸应该也是外国人,爸爸和妈妈聊天的时候是用英语,但是爸爸和儿子却是用中文,他们还有一个坐在婴儿车里的小女儿,儿子坐在湖边玩ipad,小女儿在车里哭个不停… 虽然颐和园的风景很好,但是里面居然有很多蚊子(小虫子)!期间有一个虫子撞到我的嘴巴,还有一个钻进了我的耳朵。可能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加上颐和园内潮湿,植物丰富,给虫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下面放几张游玩时拍的照片。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乐器 学太极的外国人 这也是迎春花? 这个角度的颐和园很美 长廊 准备回去的时候看到的,各种长枪大炮,据说是在抓拍一种珍稀鸟类。。。 颐和园的风景虽好,但就自然风光来说,比不上南方早已复苏的大自然。 家乡的油菜花,比颐和园的迎春花漂亮多了-:) 武大樱花已经争奇斗艳了,北方还是萧瑟一片[2] 后记 没来北京之前,我想着以后一定要在北京工作,还要争取在北京安家落户。虽然北京生活压力很大,但是机会和挑战也多,这不就是我要的生活吗;而且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以很方便的去感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在北京生活一个月之后,我的想法变了,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的雾霾和气候。雾霾不是一个人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你必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跑步健身什么的就更别提了;北京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很干燥,而且放眼望去看不到绿色,ict旁边种的树,光秃秃的只有树干。这种钢筋混凝土构筑起来的城市,我真的不喜欢。 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相比,北京真的不适宜居住,尤其对于南方人! 参考 [1]. 新京报网: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5/03/28/358122.html [2]. 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5/03-21/496005.shtml

March 30, 2015 · 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