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博

证明你能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做成这件事! 从保研开始,我根本就没打算读博士,心里想的是,好好学习,认真刷题,顺利毕业,高薪就业。 2016年底,也就是进实验室半年之后,贺老师开始“怂恿”我读博:“贫寒人家子弟,有个高学历,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更容易出人头地。年轻时多读点儿难读的书,也会更好地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我不为所动。 2017年春节在家,疯狂刷题看书,为开学后的实习面试以及半年之后的校招面试准备着。 2017年2月份,开年工作计划会,老师说只要我愿意读博,博士的三个课题都帮我规划好了,要知道我们实验室没有哪个博士生是在三年级之前就确定方向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还是不为所动,疯狂刷题看书,攒实习面经。 到了8月,老师最后来信希望我能认真考虑一下读博的事情:“pFind+NIBS是难得的良性成长环境,换一个新环境未见得能成长像现在这么快”。甚至把我的博士女朋友都搬出来了。我跟欣欣聊了聊,思想开始有点动摇了。但是那段时间忙于找工作,没空想太多。 9月10日教师节,我和欣欣分手,与工作无关,与硕士博士无关。 后来有一天,当我在对比百度凤巢和微软的Offer时,偶然看到凤巢前辈李沐博士写的一篇博客:《博士这五年》。李沐是上海交大ACM班的,毕业之后去了百度凤巢,但是后来毅然辞职去CMU攻读博士学位。博士五年期间,他不但发表了多篇很牛的paper,而且亲手写了一个类似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平台MXNet,MXNet现已加入Apache家族,并被Amazon选为官方深度学习框架。他博士答辩的评委有来自Google, Amazon, Apple的AI负责人,阵容非常强大。最后,李沐光荣毕业,加入Amazon。 这篇博客的结尾在谈到如何选择工作和读博时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不过我觉得还是会选择读博。赚钱以后还有大把时间可以,但是能花几年时间在某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甚至到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机会就一次……更重要的是理想和情怀。人一生要工作五十年,为什么不花五年来追求下理想和情怀呢?”。 看完这篇博客之后,那一整天,我都没心思上班。校招至今,拿了一堆Offer,不能说轻而易举,但是我现在知道拿Offer就跟考试一样,只要准备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校招面试比回答贺老师的问题要简单多了。未来可以工作的时间还很长,何不花几年时间来挑战自己呢。当你在面对两难选择时,选择更难的那个,日后你会感谢当初自己的选择。 人拼了命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除了更早的成为工厂里的螺丝钉,成为房奴、孩奴,你还能得到什么。是的,提前三年工作,你也许能赚到100万,能积累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更广阔的人脉。但是,这又怎样,这些东西该来的肯定会来,博士毕业之后,我同样能得到,只是比大多数人晚了一点。 与其早早毕业,成为一个nobody,还不如再潜心修炼几年,成为somebody。博士这几年,我能得到更加系统全面的训练,pFind+NIBS的良性科研环境,也不可多得。曾经在知乎上看到有个人回答为什么选择读博:“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里,父母健在,自己不用操心赚钱养家;有老板给你提供指导、资金;你可以安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的文章也将署上自己的名字,流传后世;习得的技能也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获得的博士学位也将是自己的荣誉…”,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 那一天之后,我内心几乎就决定要转博了。 然而,话虽如此,想到要放弃到手的大Offer,继续在实验室里待至少三年;想到免不了要经历大多数博士师兄师姐们经历过的痛苦日子;想到彼时同学们都已经年入x万,有房有车,说不定我日后的面试官就是现在的同学;想到我最亲密的女朋友对我的不信任;想到自己的苦衷无处倾诉… 那段日子过得很艰难,也许是我到目前为止最低谷的时期。左手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Offer,立即可以实现我很多的愿望;右手是若干年未知的博士磨砺。虽然内心知道往右走是正确的,但还是下不了这个狠心。脑海中的两个小人,吵个不停。 期间和很多在读的、已毕业的博士师兄师姐们聊过,也和很多公司的面试官聊过,当然也和老师父母聊过。得到的回答无外乎三种:读、不读,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这些谈话更像是换了种方式的倾述,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内容了,只知道,我做选择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 之后恰逢十一长假,给自己放了一个长长的假。规划去了郑州、登封、杭州。了却夙愿,重新开始。 10月9日,长假结束。我给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贺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和等待,我决定读博了!这将是我人生二十多年来所作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我接受挑战!” 人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吧,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愿我们都能绽放美丽,不负芳华!

February 14, 2018 · 1 min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着不平息 最怕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想念如果会有声音 不愿那是悲伤的哭泣 事到如今终於让自已属於我自已 只剩眼泪还骗不过自己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 过的快乐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 突然模糊的眼睛 我们像一首最美丽的歌曲 变成两部悲伤的电影 为什麽你带我走过最难忘的旅行 然後留下最痛的纪念品 我们那麽甜那麽美那麽相信 那麽疯那麽热烈的曾经 为何我们还是要奔向 各自的幸福和遗憾中老去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 过的快乐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 突然模糊的眼睛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着不平息 最怕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最怕此生已经决定自己过 没有你却又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就好像是突然之间,整个世界都失去了你的声音,以前每天都会收到你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午安晚安,突然之间,空气都安静了,没有了你的消息。翻遍你的空间、朋友圈、微博、博客,都没有消息,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好伤心。 想你,想知道你在哪里,想知道你在干什么,想要发消息给你,又害怕不能收到你的回信,然后郁闷一整天。想要引起你的注意,绞尽脑汁故意发一些不着边际的微博,等了一整天,没有收到你的点赞或评论。 约你出来吃饭,你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可以”,冷冰冰。见到你,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和手套,没有一丝的眼神交流,两个人就这样默默的吃着不知道什么味道的饭菜。 想要打破这宁静的空气,之前想到无数要和你说的人和事,现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两个最熟悉的人,突然之间,像多年未见的朋友,因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没有任何共同语言,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说最近科研压力很大,周围的同学又是发论文,又是发专利,你却一无所有。挑战赛答辩和开题答辩在即,手足无措。 你说未来太渺茫,没钱买房买车,就算月入两万,要在北京买房也得攒20年。即使买了房,在北京还要买车还要摇号,看病也很贵,还要担心孩子上学各种问题。 我向来是个不会安慰别人的人,但是我尽力想要告诉你,你已经很优秀了,从小到大的尖子生,多才多艺,研一在雁栖湖那么多高手,你照样轻松拿下第一。你的编程能力也远超你们实验室的人,只不过你目前处于一种有力没处使的状态,你的导师让你干一些杂活,如果你的导师也让专心指导你的挑战赛,你现在肯定也写论文了。 我尽力安慰你,希望你对对未来乐观一点。面包会有的,不要太在意这些东西,生活快乐最重要,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纵向比较有进步就行了。突然觉得自己词穷,完全不会安慰一个人。 世界上比你悲惨的人多得太多了,为什么不想想自己有的,至少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是的,我猜到了,你不理我和我们上周的体检结果有关。我有病,是的,我有病,而且是不可能治好的病,是随时都可能发病的病。我知道这对于你来说很为难,你有矛盾,我理解,只是我希望你能把你的所有顾虑都告诉我,至少让我和你一起分担,如果你说因为我的病,因为我那卑微的背景,想要离开我,我无话可说,这也无可厚非,我接受。 刚开始交往时,我没有告诉你,是我的错。上周的检查结果至少说明你是健康的,我很庆幸,没有伤害到你。如果因为我而让你不开心,让你纠结,请一定让我知道,我会默默走开,我是一个讲理的人。希望你永远健康快乐。 你说这东西还有窗口期,我认,再过几个月,我们再去检查一次,我默默祈祷你是健康的。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对一件微小的事也要纠结半天,我不想让你那样难过。 我原本以为我是一个耐得住安静和寂寞的人,我一度还觉得你像一个叽叽喳喳的小鸟不停的在我耳边发出噪声。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你的声音不见了,我开始慌了,不安、烦躁、忧郁充斥我的大脑,想要马上见到你问个一清二楚。也许这就是日久生情,这就是感情吧。 熟悉了你随性而又纠结的脾气;习惯了每次和你一起吃饭时纠结菜里到底有没有混猪肉;习惯了每次吃饭时要双份碗筷和三份汤的感觉;渐渐喜欢上了和你一起漫无目的的逛街试衣服的感觉;习惯了买两本一样的书,然后每次你看得都比我快,逼迫我不得不也快快的看;喜欢和你一起看电影出去玩的感觉。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里的情侣表情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好久好久都没有掰你了,你的手指应该纤细如初了吧。带上耳机,听了一整晚的音乐,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歌了。 以前常常对电视剧里的爱情嗤之以鼻,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为爱情哭得死去活来,现在,我大概理解了。 你说每个正常人遇到我这种情况,都会矛盾,会需要思考、抉择和权衡,是的,爱情完全不是小说里的义无反顾,说到底是各种利益的权衡。 10月真是一个让人忧伤的月份,亲人的离世,自己也前前后后进了三次医院,揭开了深藏心底N年的伤疤,曾经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也想要离开。科研上的压力就更不说了,老板一直不停的催促,每天活得像个陀螺,没有方向的转,没有一丝的停顿。 这病态的社会。 亲爱的,我愿意等你,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你离开,我会祝福你,如果你留下,我希望你不是在怜悯我。

October 28, 2016 · 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