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集合了路遥多篇散文随笔,其中《早晨从中午开始》记录了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的心路历程,也是本文的主要篇章。
缘起
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的缘起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有过一个念头,即想要在四十岁之前写一部鸿篇巨著,一部连自己都感到规模最大的书。这个念头在《人生》大获成功之后越发强烈,《人生》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他想要超越成功。正是这种执念,他决定暂时“隐退”文坛,开始潜心构建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一个他心中的平凡的世界。
准备工作
《平凡的世界》共分三部,路遥从1986年动笔写作,每年一部,到1988年完稿,写作过程历时3年,但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也花了3年。
准备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室内阅读工作,另一方面是室外田野调查。
室内阅读方面,路遥为了学习写作技巧,读遍了国内外的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专业作家看这些文学名著,和我们普通读者的目的有所不同,一般人看书可能也就看看书中的人物故事,但专业作家看这些书更多的是推敲书的写作手法,比如如何开场,如何描写人物冲突等等。除了从文学名著中汲取养分,路遥还看完了过去十年所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参考消息》等,因此,可以非常清楚地记得过去十年任何一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比如1976年的国内大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小事件等。路遥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应该能够真实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不单单是表象,而更应该是其中的深刻内涵,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各阶层的矛盾和需求。
室外田野调查方面,路遥去很多地方进行了田野调查,比如煤矿、山区、农村、城市,每到一个地方,记录下当时的季节,野外开的野花野草,当地的婚丧嫁娶习俗等。书中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描写和讨论很多,虽然路遥自己也经历过那段时期,但毕竟不是公社领导层,为了真实反应田福堂等人的心态转变,路遥把曾经当过公社领导的同学关在旅馆聊了一天一夜,详细了解当时的社会问题及人们的心态变化。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需要描写兰香、金秀的大学生活,虽然路遥自己也上过大学,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为了具体进入艺术描写,路遥曾亲自去西北工业大学待过一段时间,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起居、课程安排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田野调查”是,《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后来升到了省委领导的位置,路遥为了了解省委领导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圈一个交好的朋友趁着省委一家人外出的时候,偷偷潜入省委的家里进行了一番“田野调查”。
以上林林总总,光是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就折腾了三年,累得够呛。
写作历程
严格来说,无论是室内阅读还是室外的田野调查,都只是积累素材阶段,离开始写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平凡的世界》这种百万字的长篇巨制,写作前的构思极为重要。《平凡的世界》整体有三条线索,包括孙少平和孙少安两条近线,和田福军一条远线,三条线独立发展又纵横交错,从人物个体,到家庭,再到整个群体,沟沟坎坎、渠渠道道,编织起一张错综复杂、密密麻麻的人物关系网。
写作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如何安排人物出场,路遥认为所有高明的出场都应该在情节的运动之中,悄无声息地带出来的,不应该是枯燥单调的报幕形式、人物简介形式。这个很有道理,就像看电视剧,看电影,开场的时候肯定不是把所有角色介绍一遍,而是直接上剧情,让观众、读者在剧中慢慢了解人物角色。另外,路遥认为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出场,特别是次要人物,因为次要人物无法构成完整的线索,只能东鳞西爪、点点滴滴的描写,如果出场晚的话,被带入的剧情就少,人物就不丰满,而如果早点出场,则给读者留下一个印象,之后需要的时候可以信手把次要人物带入各种场景,整本书下来,次要人物也能得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三年的时间,路遥换了多个写作地点,先后在铜川煤矿、某偏僻小县城的武装部大院、榆林宾馆等地进行创作。最后,他回到陕北甘泉县完成了第三部最后一章的写作,因为他曾在这里完成过《人生》的创作,就像一种轮回宿命,他回到了甘泉,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笔,也许是为了向自己、向世界证明自己真的完成了《平凡的世界》,自己有能力超越《人生》的巅峰。
在三年的写作过程中,路遥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孤独,比如疾病。不知为何,在路遥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都不曾看到他提及过他的妻子,他只提及他的女儿,看来是和妻子的关系不好。在三年写作过程中,路遥也是远离亲人,孤苦伶仃。路遥曾提到,每天陪伴他写作的只有两只老鼠,他每天都要从食堂多带一只馒头喂养这两只老鼠,否则它们就会出来捣乱,影响他写作。
如果说孤独姑且可以通过写作来抵抗,那么疾病就完全让路遥束手无策了。在写完第二部的时候,路遥的身体完全倒下了,这绝对是拼命工作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路遥习惯每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然后睡到中午才起床,这也是本书书名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由来。除此之外,路遥特别喜欢喝咖啡和抽烟。拼命的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身体最终出现了危机。第二部完稿之后,路遥开始求医问药,终于在故乡榆林被一个老中医治好了。虽然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但医生仍然建议他休养一年之后再投入工作,但路遥坚持带病写作,他觉得长卷作品停太久会导致前后的割裂。
终于,在1988年的5月25日,路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在完稿的那一刻,他把笔扔向窗外,以示庆祝!
读后感
看完路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有两点感受。第一点是写作长篇巨著难度很大,特别是前期准备阶段,一是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确保落笔写作时可以做到随用随取、信手拈来。二是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备的世界,需要理清这个世界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各种事件的发展脉络,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情节,都可能是作者精心埋下的伏笔。三是写长卷作品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写完就是胜利。
第二个感受是真心觉得路遥很拼,是个工作狂,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身体,最后确实也留下了《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么优秀的作品,但也为此失去了很多。个人感觉,路遥不算是天赋型的写作选手,更多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习、训练出来的,我称之为劳动型选手。路遥自己也说,他写作和农民老百姓种地是一样的,都是最普通的劳动,这种劳动不容半点投机取巧,付出几分劳动,就会有几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