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第三章读书笔记

第三章: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一节: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南明当时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外有满洲清军。南明称前者为寇、后者为虏。当时南明的基本国策是借虏平寇,就是希望借清兵平定大顺军,然后坐收渔利。没想到,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在南明就有了。

南明制定这样一个国策,有其先天的软弱性:明朝被大顺灭,大顺又被清廷赶出北京,故南明不敢也不愿惹清廷,自始至终都是抱着和清廷和谈的心态,摆出一副谨慎可怜的样子。所以即使在河南山东权力真空时期,是南明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南明仍然固收江淮偏安一隅。

南明上自朱由崧、史可法、马士英,下至地方官僚,都以大顺为敌,视清廷为友。虽然有个别中下级官员主张自立自强,但行不通,因为皇帝昏庸,且指挥不动军队,四镇以定策封爵,已无进取之心。

第二节: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清军入关初期,兵力有限,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员颇为不易。原来的明帝国分裂为大顺和南明,幅员辽阔,实力相当可观。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摸不清底细,不敢贸然行事。在吴三桂的指引下,占领北京和畿辅地区已属意外。

起初多尔衮可能没想着要占领全中国,以为联合南明灭了大顺,然后和南明南北分治就够了。然而,随着降清明朝官员的怂恿,以及南明龟缩江淮的懦弱,清廷觉得可以以清代明,一统中国。

第三节: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为了贯彻“借虏平寇”的政策,南明弘光朝廷派出了以左懋第、陈洪范等人的北使团,带着金银财宝各种礼物,前往北京,想和清朝议和或者说结盟,共同对付大顺。然而清廷看出了南明的软弱无能,极度蔑视北使团,北使团连清朝皇帝都没见着,而且北使团成员还被清朝拘留在了北京。南明此次北使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更为气人的是,北使团中出现了清朝的奸细陈洪范,他明面上代表南明,实则已经降清。他暗地里给清朝通风报信、泄露机密,而且还挑拨南明朝廷和四大武将之间的关系。北使团中除了陈洪范以外,其他人都被清朝拘留在了北京,唯独陈洪范顺利返回了南京。种种原因导致弘光朝廷对陈洪范起了疑心,把他遣送回老家了。

第四节: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光朝廷相比于大顺和清朝政权,在人力和物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首先,人力方面,清朝的满洲八旗兵毕竟是少数民族,军队人数不及南明;其次,物力方面,南明弘光控制着江南大片富庶之地,财政收入比之前的北京明朝还要多。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人力物力都有显著优势的情况下,南明弘光政权不思进取,错失了恢复中华的良机。首先,弘光统治集团内部腐朽,陷于严重的倾轧纷争之中。其次,四镇军队原是清军或大顺军的手下败将,他们怯于公战,勇于私斗,麋集于富庶的江南地区,追欢逐乐,不思进取。史可法虽然为官清廉,但缺少雄才大略和果断魄力,畏清若虎,奉四镇为娇子,使这些军阀顿兵江北,一味鱼肉百姓。最后,弘光朝廷在军事上毫无作为,但军费开支却极度膨胀,都被这四镇军阀搜刮去过骄奢淫逸的快活日子了,甚至连皇帝朱由崧自己也是大兴土木,兴修宫殿,完全没有国破家亡的样子。

正是因为弘光政权的挥霍无度,导致财政居然入不敷出,由此户部又变相增加赋税。横征暴敛导致大失民心,文官武将只顾自身利益,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卒至以国予敌。

第五节:弘光朝廷的腐败

皇帝朱由崧本人好色、好酒;掌握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醉生梦死、卖官鬻爵。建于风雨如磐的弘光朝廷,置军国重事于不顾,不仅文恬武嬉,还热衷于不急之务,粉饰太平,朝堂之上时常讨论的不是如何御敌反攻,而是给各类开国功臣追加谥号。

第六节: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用兵策略的变化

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原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西进山西陕西,攻打大顺政权,另一路南下攻打南明政权。然而在这期间,河南的清军遭到了大顺军的猛烈反攻,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多尔衮意识到,如果兵分两路的话,由于兵力分散,很有可能两路军队都会遭遇失败。故多尔衮临时调整军事部署,命令南下军队西进,和西路军队共同夹击在西安的大顺政权。大顺军也挺搞笑挺可怜的,河南的小胜,把两路清军都吸引过来了,导致了后来的大败。

这个时候,清军主力部队倾巢出动,大后方北京兵力空虚,如果南明趁此机会北伐,很有可能打清廷一个措手不及。然而,南明再一次错失良机,由于先天的软弱性,以及借虏平寇的国策,南明一再害怕触怒清廷,引火烧身,故选择幸灾乐祸地按兵不动,让清廷集中兵力打败大顺军,控制整个北方。汉族内部的矛盾纷争,给清朝逐个击破创造了条件。弘光朝廷推行借虏平寇的国策,只是延缓了自身覆亡的时间,真是愚蠢至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